茌平圆铃大枣太空育种成功,抗病基因改良品种亩产提升40%

聊城新闻网 阅读:1 2025-05-18 08:42:31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果,特别是在农作物育种方面。近日,山东省茌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传来喜讯,经过多年努力,该所成功利用太空育种技术,培育出抗病基因改良的圆铃大枣新品种,亩产较传统品种提升了40%,为我国大枣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圆铃大枣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品种,以其果实个大、皮薄、肉厚、核小、味甜而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然而,传统圆铃大枣品种在种植过程中,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,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茌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,从2010年开始,利用太空育种技术,对圆铃大枣进行抗病基因改良。

太空育种是一种利用太空微重力、高真空等特殊环境,对农作物种子进行诱变处理,从而培育出具有抗病、抗逆、优质等性状的新品种的 *** 。在太空育种过程中,科研团队选取了多个圆铃大枣优良品种,将其种子搭载我国发射的卫星,进行太空搭载实验。经过长时间的空间环境作用,种子中的基因发生变异,产生了新的抗病基因。

回到地面后,科研团队对搭载实验的种子进行筛选,经过多年培育和筛选,最终培育出抗病基因改良的圆铃大枣新品种。该品种在抗病性、产量、品质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升。与传统圆铃大枣相比,该品种的抗病性提高了50%,亩产提升了40%,果实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
抗病基因改良的圆铃大枣新品种在茌平县进行试种后,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。农民们纷纷表示,新品种不仅产量高,而且病虫害少,节省了大量的农药和劳动力。此外,新大枣的口感、色泽和营养价值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。

据了解,茌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将继续加大科研力度,对圆铃大枣进行抗病基因改良,以期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,推动我国大枣产业的持续发展。同时,该所还将积极开展技术培训,帮助农民掌握新大枣的种植技术,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。

太空育种技术的成功应用,为我国农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*** 。抗病基因改良的圆铃大枣新品种的问世,不仅为我国大枣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其他农作物育种提供了借鉴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我国农业科技将取得更多突破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聊城新闻网,集新闻、视听、民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门户,每日更新本地要闻、深度报道及便民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