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昌府区创新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模式,社会资本投入超5亿助力乡村振兴

聊城新闻网 阅读:22 2025-08-21 02:42:27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,各地纷纷探索出多种创新模式。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,一种名为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的模式应运而生,吸引了社会资本投入超过5亿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模式,是指政府与企业、社会组织、个人等共同参与乡村振兴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风险共担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。东昌府区作为试点,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一模式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首先,东昌府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。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、提供税收优惠、简化审批流程等方式,降低了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门槛,激发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。

其次,东昌府区注重挖掘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该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,重点发展了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,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投资。

在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模式中,社会资本投入超过5亿元,主要用于以下方面:

1.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:社会资本投入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,如修建道路、水利设施、农田灌溉等,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。

2. 农业产业发展:社会资本投入用于发展特色农业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,提高农业附加值,增加农民收入。

3. 乡村旅游开发:社会资本投入用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,打造特色旅游产品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

4.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:社会资本投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提升农民生活质量。

5.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:社会资本投入用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,如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,提高农民福祉。

在实施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模式过程中,东昌府区注重以下几点:

1. 明确各方权责,确保合作共赢。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、个人等各方在合作中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,实现利益共享。

2. 强化项目监管,确保资金安全。政府加强对项目的监管,确保资金使用规范、透明,防止出现腐败现象。

3. 注重人才培养,提升乡村发展能力。政府与企业、社会组织等合作,培养一批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。

4. 强化宣传引导,营造良好氛围。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模式,提高社会认知度,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。

总之,东昌府区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模式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东昌府区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,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,助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聊城新闻网,集新闻、视听、民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门户,每日更新本地要闻、深度报道及便民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