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县创新举措,推广“生态鸭梨”种植,助力农业绿色发展
近年来,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,绿色、生态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。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号召,冠县积极探索创新,大力推广“生态鸭梨”种植,旨在减少农药用量30%,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、优质的农产品。
冠县地处山东省西部,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,气候适宜,土壤肥沃,非常适合梨树的生长。然而,在过去的种植过程中,由于农药使用不当,导致梨树品质下降,生态环境恶化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冠县农业部门积极寻求突破口,决定从源头入手,推广“生态鸭梨”种植。
“生态鸭梨”种植技术采用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方法,减少农药用量30%。具体措施如下:
1. 生物防治:利用天敌昆虫、鸟类等生物资源,控制梨树病虫害的发生。例如,引入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、捕食螨等,以降低病虫害对梨树的危害。
2. 物理防治:利用物理手段,如黄板、诱虫灯、防虫网等,降低病虫害的发生。例如,在梨树行间设置黄板,吸引并捕杀梨小食心虫等害虫。
3. 农业防治:通过优化梨树种植结构、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,提高梨树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。例如,合理配置梨树品种,增强梨树的抗逆性;加强梨树修剪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降低病虫害发生。
在推广“生态鸭梨”种植的过程中,冠县农业部门还注重以下几点:
1. 加强宣传培训: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,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技术水平,使农民充分认识到“生态鸭梨”种植的重要性。
2. 建立示范基地: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梨树种植基地,进行“生态鸭梨”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,以点带面,逐步扩大种植面积。
3. 加强政策扶持:政府出台相关政策,对“生态鸭梨”种植给予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扶持,鼓励农民积极参与。
通过以上措施,冠县“生态鸭梨”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截至2021年,冠县“生态鸭梨”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亩,产量达到1万吨,产值达到2亿元。同时,农药用量减少30%,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,改善了生态环境。
展望未来,冠县将继续加大“生态鸭梨”种植推广力度,努力实现农业绿色、可持续发展。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梨树品质,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,还能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