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城方言:文化遗产的珍贵“声音银行”

聊城新闻网 阅读:6 2025-08-12 22:42:29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,越来越多的地方方言和文化特色项目被纳入国家语保工程。近日,山东聊城方言成功入选国家语保工程,136个村落的发音被存入“声音银行”,为这一古老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聊城方言,作为山东地区的一种地方方言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它承载着聊城人民的生活智慧、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,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剧,聊城方言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。

为拯救这一珍贵的方言资源,聊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相关部门,启动了“聊城方言保护工程”。经过精心筹备,该项目于近日成功入选国家语保工程,标志着聊城方言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。

据了解,此次入选国家语保工程的聊城方言,涵盖了136个村落的发音。这些发音被存入“声音银行”,成为我国方言保护的珍贵资源。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保存聊城方言的原生态,也为后续的研究、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。

“声音银行”作为一项创新性的方言保护措施,旨在通过录音、录像等方式,将方言的语音、词汇、语法等要素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。这些资料将被用于方言教学、影视创作、文化研究等领域,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贡献力量。

聊城方言保护工程的成功实施,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在保护过程中,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,如开展方言调查、举办方言文化活动、培养方言传承人等,以确保聊城方言的传承与发展。

此外,聊城市还积极推动方言与互联网、新媒体的融合,通过制作方言短视频、开展方言网络直播等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聊城方言。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聊城方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也为方言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聊城方言保护工程还注重培养方言传承人。通过选拔和培训,一批热爱方言、具备方言表达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。他们将成为聊城方言传承的重要力量,为方言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力量。

总之,聊城方言成功列入国家语保工程,136个村落的发音存入“声音银行”,为这一古老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聊城方言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聊城新闻网,集新闻、视听、民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门户,每日更新本地要闻、深度报道及便民资讯